A股半年报 深圳电子制造业的新与变

最新信息

A股半年报 深圳电子制造业的新与变
2022-09-06 11:41:00
深圳电子制造业正在朝新能源赛道狂奔
  深圳作为世界电子制造业工厂,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其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据深圳市工信局,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六成,产业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在深圳389家A股上市公司中,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电子制造业有98家,是占比最大的一个行业类别。
  2022年上半年,这98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2亿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9.18%,可谓是增收不增利。为此,电子制造公司正在积极寻找业务增长点。
  现阶段,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布局,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弯道超车”。深圳电子制造业将其视为一个转型机遇。
  在今年中报里,深圳电子制造业三大主力军——消费电子、半导体和光学光电子,皆在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领域前行,甚至有不少企业顶住业绩下行压力,也要在下半年加速朝这条新赛道狂奔。
消费电子:业绩下滑倒逼“果链”公司转向汽车电子
  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深圳有32家消费电子类企业,是电子行业中占比最多的一类。今年消费电子类企业整体增收不增利。
  32家企业共同实现营收3779.03亿元,同比增长21.55%;净利润141.73亿元,同比减少1.72%。其中,今年有15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下滑,而去年仅有2家;以及16家公司的净利润收缩,而去年只有8家。
  依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年1-6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其中,5G手机出货量1.09亿部,同比下降14.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0.2%。5G手机对4G手机的替换速度有所放缓。
  消费电子需求放缓,促使消费电子零配件企业纷纷转向汽车电子。在消费电子类企业中,“果链”企业的动向无疑最吸引目光。
  得润电子(002055.SZ)作为“果链”中的一员,其主营产品为消费电子精密连接器。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1.72%和391.90%。
  同时,其主营业务中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最快,从去年底的24.46%提升至31.88%,而家电与消费类电子则出现了3.45个百分点的下滑。
  此外,对于消费电子业务,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比其2021半年报、2021年报和2022半年报,发现了微妙的变化。
  在2021半年报中,得润电子表示,稳步发展家电与消费电子业务;在2021年报中,相关表述变为,家电与消费电子业务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一方面稳固已有市场客户,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在2022半年报中,得润电子基本没有再提及拓展消费电子类业务,而是浓墨重彩地提及了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管理模块业务在国内市场拓展取得的成果,以及汽车电子业务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带动作用。
  另一家上半年巨亏的卓翼科技(002369.SZ),作为一家典型的3C产品和IoT方案的提供商,公司核心客户包括小米、360、三星等。上半年,因便携式消费电子类产品收入下降41.68%,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0亿元,同比下降27.28%;净亏损6348万元,同比下降2504.92%。
  与此同时,卓翼科技的主营产品结构正在悄然改变。报告期内,卓翼科技共有两大主营业务,便携式消费电子类由去年底的43.21%压缩至38.99%;而包含车联网产品的网络通讯终端类产品则由去年底的40.76%提升至50.75%。目前卓翼科技正在以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等智能车载终端设备为服务端,实现“5G+AI+IoT”生态链全方位的深度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电子零配件市场未来还有很深广的空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华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缺少更多的大企业。而他对于大企业定义则是,“作为一个专业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若市值未达百亿,未来都还有很大向上发展的空间。”
  截至8月末,深圳32家消费电子公司里仅有10家市值过百亿。其中,立讯精密(002475.SZ)、工业富联(601138.SH)两家“果链”巨头早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找到位置,电连技术(300679.SZ)、长盈精密(300115.SZ)等百亿市值公司也皆有布局,并且在上半年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业务。
半导体:顶住业绩下滑压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各细分赛道
  消费电子的寒意也同样传导至电子制造产业链中游的半导体公司身上。Gartner在报告中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进入疲软期,并且这种疲软期将持续到2023年,届时半导体销售规模预计将下跌2.5%。
  在上述背景下,深圳半导体公司也面临同样问题。上半年,这15家半导体公司营业收入115.51亿元,同比下滑12.64%;净利润10.88亿元,同比下降57.38%。
  由于半导体公司研发成本大、进入门槛极高,需要紧跟市场新动向。今年这15家公司皆在中报内讨论起新能源汽车业务。其中,有12家公司都增加了研发投入,甚至于有不少公司,顶着业绩下滑压力,也要加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研发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芯片下游可以对标各行各业,因此各家芯片进军的方向均有所不同。
  国内存储芯片领域龙头江波龙(301308.SZ),在业务讨论中指出,当前汽车产品中主要是信息娱乐系统、动力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ADAS)系统中需要使用存储设备,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所需的存储容量也随之增长。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预计至2024年,全球ADAS领域的NANDFlash存储消费将达到41.5亿GB,2019年-2024年复合增速达79.9%。
  因此,即便江波龙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57%,公司仍然坚定增加汽车电子上的研发。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1.66亿元,同比增10.69%。不仅如此,今年5月,江波龙对子公司上海江波龙存储增加了1.5亿元的担保金额,并在报告期内新增864万元投入在江波龙集团上海总部项目。据悉,江波龙正在建设的上海临港研发中心,重点投入工规级存储、企业级存储和自研存储芯片研发,重点应用于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
  中微半导(688380.SH)作为家电控制芯片“小巨头”,2021年公司营收占比约44%为家电控制芯片。自2018年入局电机及电池芯片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汽车电子销售531.09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虽然上半年中微半导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22.52%和82.75%,但中微半导对于汽车电子芯片业务甚为重视,上半年对车规级MCU系列芯片研发追加投入552.74万元,目前已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
  中微半导在财报中分析指出,MCU在汽车应用中起到了单元模块控制的作用,主要用于最核心的安全与驾驶方面。一辆传统汽车需要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而智能汽车的需求量甚至超过300颗。因此,汽车电子在全球MCU下游应用领域占比将超过1/3.基于此分析,中微半导在公司业务战略发展的第一条中写道,“扩大在电机与电池、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招募更多高端研发人才,长期培育各产品线往智能化及新能源汽车电子方向发展。”
  此外,电网芯片力合微(688589.SH)正在跨界进入充电桩,指纹识别芯片汇顶科技(603160.SH)和无线音频芯片中科蓝讯(688332.SH)分别锚定车载中央控制系统里的屏幕和音频领域;电源管理芯片英集芯(688209.SH)和必易微(688045.SH)则是前者加码车载电源管理,后者朝着电机驱动控制布局;剩余的半导体公司都在以自己的优势赛道出发,通往与汽车电子相关的各个细分领域。
光学光电子:车载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上半年,受手机和家电需求萎缩,光学光电子企业也在经历周期之苦。深圳电子制造中有27家光学光电子企业,上半年它们共同实现营业收入535.81亿元,同比降9.73%;净利润10.28亿元,同比降60%。
  其中对于面板企业的预期不容乐观。据Omdia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的产能整体利用率预期将比第二季度下降8%,跌至69%,创近十年新低。
  然而,比预期更惨的是,上半年欧菲光(002456.SZ)因被踢出“果链”,净利润同比降2677.73%。这让欧菲光不由得在今年半年报中喊出“力争实现到2025年智能汽车业务收入规模行业领先”。
  欧菲光还称,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智能汽车,目前已深度布局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中控四块业务。在这四块业务里,欧菲光对车载摄像头业务尤为野心勃勃。目前欧菲光已量产3M和8M周视后视摄像头、1M和2.5M环视摄像头、带加热功能的2M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1M和2M舱内DMS和OMS摄像头等。
  据Yole数据,2023年全球平均每辆汽车搭载镜头将从2018年的1.5颗增加至3颗,未来车载镜头将为镜头产业贡献明显增量。另据AlliedMarketResearch数据,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有望于2025年达到241亿美元。
  除了车载摄像头产品,车载显示器也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蛋糕。日前,市场调查机构Omdia将明年的车载显示器市场规模从原来的88亿美元调整为95亿美元,上调了约8%。市场分析认为,Omdia在短期内如此大幅度调整市场规模是非常罕见的行为。同时,根据IHS数据,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载显示屏的配备数量将不断增加,到2030年,配备3块屏幕及以上的汽车数量将达到20%左右。
  深圳面板市值“一哥”深天马(000050.SZ),同为“果链”企业,其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虽然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滑坡,但在研发投入上不降反增,相较去年提升45.16%。上半年,深天马在安徽芜湖投资成立了车载显示研发中心,聚焦车载显示复杂模组的研发。目前公司车载显示业务订单充裕,其中车载显示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20%,LTPS车载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其车载业务已实现国际主流客户和中国自主品牌(Top10)全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其他行业的公司也正在跨界加入车载显示领域。激光及自动化装备制造商海目星(688559.SH)在已跨界进入锂电和光伏领域的基础上,其董事长赵盛宇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还将加码布局与汽车相关的新型显示业务。理由是,“若是不将显示作为与新能源车相关的产业链布局,未来有很大一块业务蛋糕将同别人分享。”
  此外,主营LED封装的聚飞光电(300303.SZ)上半年有4个与车用背光产品相关的在研项目;专注于中小尺寸触摸屏的莱宝高科(002106),近期正在进军适用于汽车终端的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以液晶显示模组为主业的同兴达(002845.SZ),今年4月在南昌和苏州分别成立两个与汽车电子相关的子公司;以及其他光学光电子公司正在车载领域找寻下一个立身之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A股半年报 深圳电子制造业的新与变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